郑兆华委员:
您在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我省国门边境治理体系建设资金政策支持力度的提案》(第0590号)收悉。由省公安厅、兰州海关承办,现就兰州海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兰州海关高度重视口岸技防设施建设,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平安甘肃建设,深入开展智慧海关建设,在边境治理体系建设资金政策支持上持续用力,不断推动口岸查验系统智能化、数字化,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把牢国门安全关口。
二、主要举措
(一)持续深化智慧口岸建设。一是推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口岸“先期机检”落地见效,增设行李自动消毒机和自动打锁机,依托“先期机检+智能审图”的联动配合,进一步优化旅客行李物品查验流程、提升入境旅客体验感、提高查缉打击力度。二是争取专项经费121万元,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口岸采购引入智慧旅检智能核验一体机和智能闸机等信息化设施设备,强化健康申报核验、流调医学排查、采样、送样、检疫放行、扫码交接等多项工作的系统化联动,提升通关效率。三是争取专项经费45万元购置有害生物AR三维数字展馆,实现口岸工作人员与各类3D有害生物标本的“零距离”无障碍接触,为提升一线监管查验人员动植物检验检疫能力提供“有形”教学案例支撑。四是推广运用新一代海关查验管理系统,更新替换移动查验、UC系统、执法记录仪等单兵设备,保障口岸一线查验关员执法便捷高效。五是研究探索“区港联动”,推动兰州国际空港与兰州国际陆港、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业务模式升级发展,业务系统对碰耦合,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二)全力做好敦煌莫高国际机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工作。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由政府主导,海关牵头督导检查,运营者具体承办,口岸相关部门单位协同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工作体系。二是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2000万元,陆续更新、购置了红外体温测温仪、手持式体温监测仪器、核酸快检设备等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旅检现场硬件基础设施;争取国家发改委关于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资金106万元,完成入境旅客通关卫生检疫负压功能区域建设改造;协调敦煌市政府出资50万元完成T2航站楼和T3航站楼交叉区域环境和空气物理隔离,有效阻止国际国内传染病交叉感染。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在旅客出入境候检区域开展多病同防、打击走私、艾滋病防控、旅客健康申报指引等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旅检通关环境和宣传氛围。8月17日,敦煌莫高国际机场口岸顺利通过国家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考核验收,标志着该口岸已具备应对国际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应对能力。
(三)全力维护国门安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兰州海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口岸疫情监测预警专班,持续巩固联防联控机制效能,加强与卫健、疾控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做好转段后口岸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监测工作。二是持续深入推进“多病同防”,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传染病疫情公告、警示通报、预警信息、专项通知等内容,及时获取传染病疫情防控预警信息,常态化开展国境口岸公共卫生日常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口岸海关结合业务实际,针对通航国家、重点传染病等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科学研判国境口岸公共卫生风险。三是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修订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提升防范和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四是争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资金280万元,对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入境旅客通关卫生检疫负压功能区域进行建设改造。五是年均保障经费约49万元,对中川机场航空口岸、敦煌机场航空口岸和马鬃山陆路边境口岸开展国境口岸病媒生物监测,有效防止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的病媒传染病经国境口岸传入传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兰州海关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三智”)重要指示要求,以海关总署《智慧海关建设总体方案》为指引,结合关区监管实际,不断优化监管流程,积极争取各项资金支持,不断加大对口岸智能化设施设备的经费投入,为推动我省国门边境治理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感谢您对兰州海关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3321212030